元宵 | 大地回春,上元安康
春节过后,我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个传统节日——元宵节。“元”在商代金文和甲骨文中形似一个侧面站立的人形,但头部被明显地放大,所以在古时候,“元”的本义即为头,后来引申为第一。古人称“夜”也为“宵”,而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文人墨客也将正月十五寓意为家人团圆、寄托乡愁的日子,所以给这个美妙的正月十五命名为“元宵节”。 元宵·起源 关于元宵节的来源,民间流传着不同的说法。一是,宫廷提倡。汉武帝创造太初历,规定元宵为节;二是,道家创兴。因为正月十五是“三官下降之日”,三官各有所好,天官好乐,地官好人,水官好灯,所从纵乐张灯;三是,佛家发明。为纪念佛祖神变,正月十五举燃灯法会,东汉明帝下令民间“上元燃灯”,以示对佛的尊敬。四是,民间传说。相传,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降落人间被猎人射死,天帝震怒,下令天兵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,而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,偷偷到人间传递消息,人间便在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张灯结彩、点响爆竹骗过天帝,避免天灾。 元宵·习俗 元宵佳节吃元宵,是我国民间传统食俗。它始于东晋,盛于唐宋。最初不叫“元宵”,而叫“蜜饵”,是一种用米粉掺和蜂蜜做成的小球状食品。到了唐代,出现形如蚕茧似的元宵,是用手指把软面挤入麻油锅分二次煎炸而成,中间包有枣泥馅,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油炸元宵。至宋代,食用元宵的风俗已普遍形成,出现了金桔圆子、山药圆子等特色元宵。到了明代,元宵不仅在大江南北随处可见,而且品种更加丰富,制作也更为讲究。清代元宵有了进一步发展,最负盛名的是康熙时御膳房所制的宫廷风味的“八宝元宵”。元宵不仅是风味食品,而且还蕴含着隽永的文化内涵,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,和睦幸福。 在东汉明帝时期,明帝提倡佛教,便有点灯敬佛的做法,也令士族庶民都挂灯,形成了元宵赏灯习俗。到了南北朝时,元宵节燃灯已成气候,而让元宵节燃灯之俗发扬光大的则是隋唐。隋朝时,正月十五元宵节已盛况空前,当时的长安城居民都会出来观灯看戏,街头表演也丰富有趣。在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,处处张挂彩灯,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、灯树、灯柱等,满城的火树银花,十分繁华热闹。到了宋朝,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,都有燃灯活动,并发展成为宋代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,灯节更加丰富多彩。 猜灯谜,又称打灯谜,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。它兴起于宋代,每逢农历正月十五,民间传统都要挂起彩灯,燃放焰火,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,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。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,所以响应的人众多,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。灯谜增添节日气氛,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 随着历史的发展,元宵节的习俗也不断的丰富,如今的舞龙、舞狮、踩高跷、送灯等一些元宵节特色民俗活动同样深受人民喜爱。 元宵·诗词 元宵节作为一个象征团圆、寄托乡愁的民俗节日,自然也流传下来许许多多关于元宵的诗词。卢照邻在《十五夜观灯》一诗中写道:“锦里开芳宴,兰缸艳早年。缛彩遥分地,繁光远缀天。”展示了大唐王朝元宵节的盛况。宋代词人辛弃疾在《青玉案·元夕》一词中写道,“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”元宵节的繁华景象跃然纸上。元代大诗人元好问在《京都元夕》一诗中写道,“袨服华妆着处逢,六街灯火闹儿童。”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,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。 值此元宵佳节,洛阳周公庙博物馆祝大家元宵节快乐,阖家团圆,幸福美满! |